日期:2019-08-21 閱讀數:223
紅木家具作為近代以來融合幾千年來中式文化與管理藝術的集大成者,紅木家具在設計制造的同時也融入了中式管理特色。管理與紅木家具更是在明清時期至上而下的傳播中將文化以管理方式與家居實用性結合,中式紅木家具不僅僅是一件家居用品,更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中式管理中最注重的“理念”的認可,理念管理可謂是最高水平的管理藝術,早在春秋時期兵圣孫子就提出:“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講不聽無極用紙必敗,去之”,講的是執行力,同時也是理念管理的實踐。大有“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思。一個企業、一個任何形式的群體,只有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目標才能達成效益的最大化。反之,群體中沒人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即使是再龐大的團隊也只是“外強中干”沒有任何凝聚力。剛藝紅木團隊同樣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文化家具”,只有在這個靈魂下指導下,家具才有靈魂,才是靈動的家具。在傳承文化家具的這個理念下,剛藝家私在設計中引入“孝”、“福”、“壽”、“平安”等主題。讓家具本身在具有實用價值的同時更在文化上與中式管理藝術產生共鳴。
中式管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注重“修身養性”,孔子曾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個人有所作為第一要務。通常領導者個人的人格魅力是打造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關鍵因素,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嚴于律己的人。這點在紅木家具中體現最明顯,以舒適性為設計理念的西方家具以舒適柔軟的海綿墊、優質的動物皮革等為主體。中式家具恰好相反,傳統家具中很少有配飾厚重的坐墊和靠背,主要以保持木制本身的特點在結構和外型上下功夫。而且相比之下,紅木家具在舒適度上是不如歐美家具,使用紅木家具實際上也是對不良習慣的約束,使用過紅木家具的人都知道,紅木家具雖然在暫時的舒適性上打了折扣,但是從長遠來看紅木家具是最人性化的家具。這要歸功于紅木家具的結構設計:按照中式文化管理理念,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學會約束自己(這點接近孔子的“修身”),因此,坐臥都必須端正姿勢要體現自己的修養,基于此的設計理念紅木家具最舒適的坐臥姿勢正是保持端正的坐臥姿勢。大家應該有過體驗:要在柔軟的歐式沙發上長期保持端正的坐姿是多辛苦的事。中國經營教父李嘉誠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可見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東方成功模式中具有多大的分量。因此,我們更能看出來紅木家具在對不良行為姿態的約束在中國文化中得重要意義。
中式管理中講究對人性的關注,注重在索取回報的時候首先要付出。紅木家具在健康和端正坐姿要求下人性設計顯得更加重要。現代都市生活節奏下,大多數人都保持長時間的坐臥姿勢,因此頸椎和腰椎是最容易出健康狀況。以紅木家具為例,在要求保持正確的坐姿后在人性關懷上更是先人一步,紅木家具的座椅靠背大多數成弧形彎曲,這是對人體脊柱最有利的支撐保持上半身姿勢端正同時矯正脊椎因長時間保持不良坐姿擠壓引起的變形。此外,在肩部設計上保持開闊,使雙肩和頸椎能保持在最健康的狀態,甚至剛藝家私在人性化設計上更進一步,在部分家具的頸部設置有靠板,可以讓頸椎得到適當的休息。
中式管理沒有定式,正如一套好的紅木家具一樣,每一個細節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不具備可逆性。把握理念、關注人性、修身養德都是中式管理特色帶給紅木家具的創新。相信隨著中式文化回歸,紅木家具將更多的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使命。